商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型 2002-10-30 15:16:29· 陆恒·ChinaByte
上一页 1 2 3 4 前端数据流程 前端DFD如图6所示。客户通过Web界面确认要定购的商品并提交订单,订单管理系统首先核查订单格式和内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通知客户重新填写,如果正确则按订单内容生成待处理订单并在系统中备份。待处理订单轮到处理时,系统为客户生成财务帐目并检查客户选择的付款方式。如果是转帐或汇款方式,系统查阅客户的财务纪录,如果客户尚未付款则通知客户尽快缴款,如果已付款或客户选择货到付款,则将待处理订单转成有效订单。系统按有效订单记录本次交易信息,通知客户交易情况并将客户信息存档。随后,系统将有效订单递交物流部门,供应链流程转入后端系统。
(图6 系统前端DFD) 后端数据流程 订单信息在后端系统流经仓储和配送部门,结合各部门的专职管理平台,形成了面向物流过程的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仓储部门订单信息数据流程如图7所示。系统将有效订单递交仓储中心激发物流过程,同时通过CRM向客户通报订货当前的位置和流向。系统将一段时间内前端递交的有效订单汇总,生成出货清单,修改库存信息和库存帐,然后从库存分拣货物并按出货清单核对。随后,物流过程转到配送部门。
(图7 仓储中心DFD) 配送部门订单信息数据流程如图8所示。系统将有效订单和出货清单随货物一并递交配送部门,同时通过CRM向客户通报订货当前的位置和流向,通知客户收货。系统将货物按照有效订单分拣并包装,生成配送单和客户发票。随后配送中心根据送货地址分别配送,经客户查收后,系统生成配送帐目,将已完成的有效订单存档。至此,物流完成,供应链流程抵达终点。
(图8 配送部门DFD) 4 模块化集成 供应链管理的显著特征就是将参与产品流通的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产品最终将流向客户,加入同客户的互动机制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并有可能获得附加收益。图9列出了用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各个功能模块,并且突出了同CRM的接口。由于模块设计属于技术层面的讨论,这里不拟展开。
(图9 供应链管理集成模块) 以上我们讨论了商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型。我们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企业供应链上抽象出销售、财务、仓储、配送、客户关系等核心环节。由于商业企业不涉及产品生产,模型的构建变得相对简单明晰,并且具备了供应链上的基本要素——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客户订单的信息流是整个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始终关心的中心,各种分析均围绕客户订单信息流展开,各职能模块由客户订单信息流串接,并触发物流过程和资金流过程。这也体现了供应链的终极目标——服务于客户。模型中注重与客户的交互,使供应链对客户可见。 本文探讨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只是对真实供应链的一个抽象和缩影。从文中所述的这段供应链上溯克达各级生产部门和原料供应部门,在商业范畴内也存在各级分销系统和零售部门。因此,本文的目的只为抛砖引玉,来勾勒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大致轮廓。通过构建并完善一条从顶端供应商到终端客户的完整、高效、智能化的供应链,将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润最大化。毫无疑问,依托企业信息平台加强供应链管理,不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企业现代化的毕经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